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文献综述写得好,全靠这些小技巧!
2022-11-21 14:57:12 作者:茅茅虫绿野小仙
昨天和大家说过了关于文献综述的一些写作误区,今天就继续和大家说一说关于文献综述写作时,可以运用的一些写作要点。
(一)撰写要点
1)概括归纳
我们的文献综述不是自己完全杜撰出来的,而是在一定量的文献阅读基础上,再总结归纳出来的。先阅读相关文献,之后再梳理出该主题研究的一个整体情况。
在写作文献综述时,就可以按照两个角度去切入。一方面,如果你在前期梳理的时候就是按照时间线去整理归纳的,那在写作的时候也可以选择时间顺序的方法,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就是把这个主题在学术界被研究的历史情况,按顺序叙写出来,比如说这个主题是十年前开始被学界研究,那这十年间,它都经历了哪些变革,都有哪些结论。
第二个方式就是按照细分模块来进行写作。就是把你的研究主题再细分出几个小的版块,比如说我的研究主题是社交媒体对于人际关系的影响,我可以再细分为,社交媒体的发展历程,我国网民数据的逐年情况,社交媒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社交媒体对于人际交往的影响等。
但是还是建议大家按照时间顺序来写作,整体上来说会更容易执行。
2)有评有述
其实也就是之前说的不要堆砌文字。我们写作文献综述的基础是大量的参考文献没错,但是并不是让我们把参考文献中的说法粘贴成为我们自己的文献综述。阅读文献,除去获取学术信息之外,我们还要针对这些研究和信息输出自己的一些客观见解,让自己的文献综述有述也有评。但是不能大篇幅地写自己的观点,而是把自己的观点融合进客观叙述中去。
(二)撰写模式
1)导论与主题
开头就是介绍主题,介绍主题的重要性,然后理清首要的问题,简介各篇文章与作者,及其异同之处。文章之间可能观点不一样,但是它们之间也有相互补充的一些东西。导论是介绍性的,主要讲在学科发展中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大家讨论最多的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的作者,主要有哪几种观点,A类有哪些代表作者,B类代表的理论与A有哪些不同。在比较A和B的理论观点后,找出A和B的共同性与关品性,提出一个中心议题。
2)格式和写法
文献综述的格式与一般研究性论文的格式有所不同。研究性的论文注重研究的方法和结果,而文献综述要求向读者介绍与主题有关的详细资料、动态、进展、展望及其评述。因此文献综述的格式相对多样,但一般都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即综述题目,作者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主题,总结和参考文献。
①前言
阐述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主题,然后介绍主题,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主题的文献综述,主要有几部分,最后的总结。前言部分主要是介绍写作的目的,有个概念定义,规定综述的范围,扼要说明有关问题的现况或争论焦点,引出所写综述的核心主题。这是读者最关心而又感兴趣的,也是写作综述的主线。
②主题
主题部分,是综述的主体,其写法多样,没有固定的格式。可按年代顺序综述,也可按不同的问题进行综述,还可按不同的观点进行比较综述。不管用哪一种格式综述,都要将所搜集到的文献资料归纳、整理及分析比较,阐明有关主题的历史背景、现状和发展方向,以及对这些问题的评述。主题部分应注意选择代表性强、具有科学性和创造性的文献来进行引用和评述。
③总结
总结部分,与研究性论文的小结有些类似,将全文主题进行扼要总结,列出对所综述的主题有研究的作者,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④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可以直接通过知网去一键导出,关于如何导出在之前的文章中已经做过详细的解说啦~另外需要注意,有些学者的观点争议是比较大的,所以在选择文献的时候,也要注意到这一点,不要给自己的论文写作挖坑。
相关推荐
期刊论文结构全解析:从框架到细节的写作指南
本文全面解析期刊论文的结构,从标题、摘要到正文各部分(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结果、讨论),再到结论与参考文献,提供实用写作指南,助您打造高质量学术论文。
2025-04-03 10:09
文献述评的四种写法与范文分析
文献述评是学术写作中的重要环节,但许多研究者在撰写时缺乏深度和逻辑性。本文介绍文献述评的四种写法——按主题分类、按发展阶段、按观点对比、按研究方法,并结合范文进行详细分析,帮助研究者掌握写作技巧,提升学术写作水平。
2025-04-01 10:37
社会研究中的时间维度
本文探讨社会研究中的两个关键时间维度——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优势与局限性,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和结合这两种方法,以提升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实用指导。
2025-03-31 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