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

选导师是件人生大事,不可草草了事

2023-02-09 11:03:43 作者:茅茅虫小靓


研究生考试初试成绩马上要公布了,马上要迎来复试,然而大部分的导师是大家报考之前不认识、不熟悉的,怎样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的导师呢?


研究生阶段和本科阶段是不同的,每一位同学都会跟着自己的导师做项目和课题。


导师的能力和人品对于我们在研究生阶段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如果没能跟随一名良师,研究生生涯很可能会经历较多的坎坷。


这就要我们提前做足功课,尽可能多地搜集有关你准备报考的导师的信息。不过每个院校的具体情况不一样,有的研一下学期才能让你选导师,有的院校则可以研一刚开始就可以选择。


说了这么多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选择导师呢?


一般来说,导师的评判标准大致有四个:导师人品>专业水平>科研项目>导师职称。


(1)导师人品。一般可以询问他之前的学生,或者去超话提问来了解。


(2)专业水平。可以通过导师近期发表的论文以及最近研究的课题来了解。


(3)科研项目。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形成的,如果导师的科研能力不行,完全靠研究生自己摸索的话,要想在某方面有所建树就会比较困难。


(4)导师职称。一般来说需要评职称的这类导师,他们需要发论文评职称升级。所以他们会更愿意指导学生做实验、发论文。如果我们只是想要硕士顺利毕业,没有读博需求,这类导师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那么哪些导师最好不要选?


1、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永远填自己型。

这类导师可能经常要压榨自己的学生,然后在发论文的紧要关头可能还要夺走第一作者的名额。如果是因为发刊需要第一作者的职称是教授这类情况除外。


可以在选导师前,去看看想选的导师是不是作为第一作者的论文要居多,特别是在一些名字排列较多的情况下。


2、生活琐事事无巨细需要照料型。

这类导师用现在网络上的梗来形式就是“没有边界感的导师”。事事都管,事事都问,大到做科研搞数据,小到帮他拿个快递。如果做这类导师的研究生,放假可能也只是换了个地方帮他做事。


3、风评不好好色型。

前一阵西南大学女博士与导师的瓜大家都看了吧,所以我们一定要擦亮眼睛选择。

在搜集导师资料时,可以关注下导师的生活作风,性格,家庭等等。


像后两点我们从网络上不能了解到很多信息,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问问学长学姐,没有不透风的墙,口碑不好一定会有些风声的。


联系导师电子邮件模板关注留言可得!



相关推荐

社会研究中的时间维度

本文探讨社会研究中的两个关键时间维度——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分析它们的应用场景、优势与局限性,并通过具体实例说明如何选择和结合这两种方法,以提升研究的全面性和深度,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实用指导。
2025-03-31 11:04

围绕文献“争议”选题的九个策略:提升学术研究的深度与广度

本文从九个方面探讨如何围绕文献“争议”选题,包括全面梳理研究历史、精准分析热点与争议、洞察研究空白等,为学术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助力研究者深入探讨争议,推动学术交流与个人成长。
2025-03-31 10:59

结构式访谈误差分析

本文深入探讨结构式访谈在问卷设计、访谈过程和数据记录环节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提出针对性改进策略,帮助研究者提升访谈准确性和可靠性,优化社会科学研究与市场调查效果。
2025-03-31 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