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文献综述“述”“评”结合的三种结构:高效写作指南
2025-01-20 11:41:51 作者:肥虫的分享日记
文献综述不仅是对已有研究的总结,更是对研究领域的批判性思考。它需要在“述”(描述)和“评”(评价)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全面介绍前人的研究成果,又要通过分析和批判提出自己的见解。这种“述”“评”结合的方式不仅能展示研究领域的全貌,还能为研究者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一、由外到内:国际与国内研究的对比结构
(一)结构特点这种结构先介绍国际研究的现状和不足,再转向国内研究的现状和不足。通过对比国际和国内的研究进展,研究者可以清晰地展示不同研究背景下的差异和问题,从而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二)具体步骤
国际研究现状:系统梳理国际上关于该主题的研究进展,总结其主要观点和方法。
国际研究不足:分析国际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范围的不足等。
国内研究现状:介绍国内研究的进展,分析其与国际研究的差异。
国内研究不足:指出国内研究的不足,如数据不足、理论应用不足等。
研究问题引出:通过对比国际和国内研究的不足,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三)实例
在研究“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时,可以先介绍国际上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如智能教学系统的开发和应用,然后分析其在隐私保护和文化适应性方面的不足。接着转向国内研究,指出国内在技术应用上的差距和对教育本质的忽视。
二、由老到新:历史与前沿研究的结合结构
(一)结构特点这种结构按照时间顺序,先介绍传统研究的观点和不足,再转向前沿研究的进展和不足。通过这种结构,研究者可以展示研究领域的演变过程,揭示新的研究方向。
(二)具体步骤
传统研究概述:介绍早期研究的主要观点和方法,分析其对研究领域的贡献。
传统研究不足:指出传统研究的局限性,如研究方法的过时、研究范围的狭窄等。
前沿研究进展: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创新点和优势。
前沿研究不足:分析前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数据不足、理论支持不足等。
研究问题引出:通过对比传统研究和前沿研究的不足,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三)实例
在研究“城市垃圾分类的推广策略”时,可以先介绍早期关于垃圾分类的研究,如政策推动和宣传教育,然后分析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局限性。接着转向最新的研究,如基于行为经济学的激励机制,指出其在数据支持和长期效果方面的不足。

三、由次到主:非核心与核心概念的递进结构
(一)结构特点这种结构先介绍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非核心概念及其研究现状,再逐步深入到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和不足。通过这种递进的方式,研究者可以系统地展示研究领域的全貌,突出核心问题。
(二)具体步骤
非核心概念概述:介绍与研究主题相关的非核心概念及其研究现状。
非核心概念不足:分析非核心概念研究中的不足,如研究深度不足、理论支持不足等。
核心概念研究:深入介绍核心概念的研究现状,分析其主要观点和方法。
核心概念不足:指出核心概念研究中的不足,如研究方法的局限性、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等。
研究问题引出:通过分析非核心和核心概念的不足,引出自己的研究问题。
(三)实例
在研究“企业社会责任(CSR)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时,可以先介绍与CSR相关的非核心概念,如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分析其在现有研究中的不足。然后转向核心概念——CSR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指出现有研究在数据支持和因果关系方面的不足。
文献综述的“述”“评”结合是提升综述质量和研究深度的关键。通过“由外到内”“由老到新”“由次到主”三种结构,研究者可以系统地展示研究领域的全貌,揭示研究问题的背景和意义。在实际写作中,研究者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主题和领域,灵活选择和调整结构,确保文献综述的逻辑性和深度。
相关推荐
访谈文本提炼:五种高效提取概念与主题的方法
本文介绍五种访谈文本提炼概念与主题的方法,包括关键词提取、主题归纳、情感分析、理论框架匹配和编码分类,结合实例提升研究效率和质量。
2025-04-17 14:36
学术论文写作:理论与问题匹配的三种方法
本文介绍三种理论与问题匹配的写法,包括理论驱动型、问题导向型和交互型,结合实例说明应用场景,帮助研究者提升论文逻辑性和针对性,解决学术研究中的核心问题。
2025-04-17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