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

论文好与坏,摘要来判断!快看看以下几点你注意了吗?

2022-10-13 14:08:56 作者:茅茅虫桃子

论文的摘要必然是一篇论文的核心内容,其实许多导师都很忙,是不会一字一句去仔细评审你的论文的,所以大部分老师查看你的文章时,第一件事情就是看你的摘要。如果你的摘要符合老师的评审标准,那么你这篇论文才有继续下去的意义,但是如果连你的摘要都不合格的话,那你就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论文的方向了。

摘要是学术论文写作和论文查重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中国的一些学术期刊论文摘要,不管是从结构上,还是从文本内容上来看,都存在着一些主要的误区。今天就让虫虫教你如何正确地将摘要写出来。

1、论文标题和标题重复信息。

论文题目让许多同学都感到非常头疼,经常要纠结老半天才能决定下来,所以就直接使用别人的论文题目,并且小标题也照抄不误。尽管标题的字数很少,但累积下来也有不少字,特别是标题较长时,更容易产生重复。

2、摘要太过简单,不能真正反映论文的观点。

标准摘要应准确、简明地向读者传达相当于论文的信息,使读者能迅速了解论文的观点。

3、摘要与提纲混淆,误认为论文提纲是摘要。

论文摘要变得可有可无。只需要重复论文中现有的信息,那么这样就会失去论文本身研究的对象、目的、方法、结论、结果等重要内容。

4、在某一科学领域重复其内容已成为常识。

有了大量的背景以及已知的常识内容,那么论文摘要应该侧重于原文的新内容和新思想。

5、抽象语言表达不充分,缺乏学术性色彩。

有的论文摘要使用比喻修辞,甚至还使用口语,这样虽然能够降低论文重复率,但之后的内容可能就不具备任何信息价值了,并且后续也会影响到语言的简洁问题。

以上5个步骤都思考到了的话,那你的摘要基本上能满足所有老师的要求了!

遇到论文问题不要慌,关注虫虫,带你解决论文的所有烦恼!

相关推荐

思辨论文“接地气”的五种选题秘籍

本文探讨思辨论文“关照现实”的五种选题思路,从社会热点、政策评估到文化现象,结合具体实例,助您写出有深度、有温度的论文,让学术研究落地生根。
2025-04-08 14:37

质性方法适用的五种情境

本文深入探讨质性方法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其在探索复杂社会现象、理解文化背景、揭示权力关系、探索创新领域以及理解边缘群体等五种情境中的独特价值,结合具体实例,为您提供全面的指导。
2025-04-07 11:12

参与式观察:深入复杂社会现象的研究利器

本文深入探讨参与式观察的目的与要求,结合具体实例,为您呈现这一研究方法的精髓。从深入了解研究对象到获取第一手资料,再到理解社会文化背景,参与式观察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独特视角和方法。
2025-04-07 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