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

导师说我论文没有创新性该怎么办?

2022-11-21 16:37:03 作者:茅茅虫小酿

“论文没有创新性,看不出创新点。”这大概是写论文时最害怕听到的一句话吧?要说是格式不够标准,各级标题不够凝练,参考文献不够充足等这些问题还好。一篇论文没有创新,可真的是令人头大的“问候”。因为这种问题具有很大的主观性,我们也一时之间把握不住所谓的“创新”。

论文选题看过来,选过去经常会自我质问,自己的论文选题已经有很多人研究过了,感觉自己现在怎么写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和一些翻来覆去都是一样的话。

对于这个问题,虫虫想说的是,其实吧,如果你现在是本科阶段,的确是写不出什么有学术创新的东西,甚至硕士阶段,因为近几年扩招,论文质量也开始下降。

所以不用担心和前人写一样的选题,也不要纠结别人研究过的东西我再去研究,怎么符合导师要的创新性要求?其实,导师也对我们的水平心知肚明,知道大家很难研究出真正有用的东西,让我们写论文一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的毕业步骤。二也只是希望通过写作能够了解一些与论文写作相关的步骤,如写文献综述,在知网中查询文献,设计调查问卷,阅读文献等。不然大家想一想,如果不是为了写论文,真的会有人每天去阅读那些枯燥的文献吗?(当然这里那些天生学习者除外)所以,与其纠结这个选题被别人写过了,还不如想想怎么去“钻空子”制造一些与众不同。

那么怎么从众多雷同的选题中让自己的选题看起来略有不同呢?

1、吸收前人观点,补充自己的见解

我们研究的东西,确实是别人研究过的,那么我们就以他们的结论为基础,让他们的研究成果成为你论文的一部分,然后再在文中补充一些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2、研究思路相同但内容不同

相同的论文题目可能会受前者研究思路的影响(毕竟是看了他们的论文,或多或少都会留下一些记忆),但是就算研究思路一样,自己写的研究内容也不一样,参照的数据可能也不一样,之前写的论文,他们的数据肯定没有现在参照的数据新。同时,也可能因为个人研究喜好和擅长领域不一样,研究方法、研究对象等可能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

总之,这些积少成多的差异汇聚到一起,自然就不会和之前的论文高度重合,当然这个前提就是哪些内容都要是自己的观点和原创内容。

所以我们的研究不是完全没有价值,可能我们研究方法上虽然是中规中矩的,和之前的文章没啥差别,但是我们正文用的是最新的数据,并且也提出了属于自己的原创观点,这也可以说是自己的创新点;又或者是自己打破常规的研究方法,得出了自己的研究结论,只要研究方法和过程在科学范畴之内,这些也可以说是我们论文的创新点。对于本科论文来说,这些的创新足够了。

当再遇到导师说自己的论文没有创新点时,大家除了从研究方法、研究领域,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等角度出发寻找创新点,也可以关注与自己论文选题相关的社会热点事件、出台新政策(这个方法多适用于文科)、技术应用、行业发展等方面入手

最后,虫虫想说,上述的大段文章是想给大家提供一种写作思路,不一定非要按照虫虫说到方法去找创新点。同时,更重要的是,写论文是没办法直接复刻一份现有的答案,也不是看了论文写作的干货内容就能马上写出来文章的,所以大家要循序渐进、亲力亲为才能够度过论文写作的平台期。

相关推荐

文献综述的四大关键步骤:从新手到高手的学术研究指南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基石,但许多新手研究者常感到无从下手。本文详细介绍文献综述的四大关键步骤:确定研究主题与范围、全面收集文献、深入分析与整理文献、撰写文献综述,帮助研究者高效完成文献综述,提升学术研究质量。
2025-02-05 10:37

研究方法全解析:从定义、作用到应用技巧的系统指南

研究方法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工具,它决定了研究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本文从“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用”三个维度系统解析研究方法的内涵与价值,帮助初学者和研究者掌握其核心逻辑与应用技巧,提升研究质量。
2025-02-05 10:34

文献管理“三步走”:高效筛选、整合与引用文献的实用流程

文献是学术论文的基石,但低效的文献管理会导致重复劳动和逻辑混乱。本文提出“三步走”流程:系统化收集、批判性分析、精准化引用,帮助研究者高效筛选、整合和引用文献,提升写作效率与学术质量。
2025-02-05 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