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茅虫论文写作
/ 精选知识毕业论文结论撰写秘籍:解锁高质量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是学术道路上的重要里程碑,而其中的结论部分就像是一座灯塔,为整个研究画上关键的句号。它不仅是对前文的总结,更是向读者传达研究核心价值的关键所在。正确书写毕业论文结论,是让你的研究成果完美呈现的必备技能。然而,许多人在撰写这部分时陷入迷茫,不知从何下手。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讨毕业论文结论部分的写作之道。
一、结论文字格式的要点
在格式上,毕业论文的结论有着明确的要求。首先,它应作为正文的最后一章独立呈现,无需添加章号。这就像为论文画上一个独特的句号,与其他部分清晰区分。其次,字数方面,一般在 600 - 800 字左右最为适宜。这个字数范围能确保结论内容充实又不冗长。此外,结论通常只用文字表达,除了数学或化学等特殊领域的论文可能会用到数据公式或化学反应式外,图表和公式都应避免使用。这是为了保持结论的简洁性和可读性,让读者能迅速抓住重点。
二、结论写作内容与类型剖析
写作内容:
研究结果阐释:结论需要清晰阐述本研究结果所揭示的问题、规律以及解决的理论或实际问题。要明确地表明论文观点,并说明理论背景支持和实践指导意义,用数字说明效果更佳。例如,在一些实证研究论文中,具体的数据能有力地支撑结论,避免模棱两可的表述,让读者对论文价值深信不疑。
研究不足与遗留问题指出:每一项研究都有其局限性,在结论中应诚实地指出不足之处或遗留问题。前瞻性地说明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后续研究建议,这能为后续研究提供方向。这些建议往往与不足相关,无论是研究假设、资料收集还是研究方法方面的不足,都能为后来者完善研究提供思路。
结论类型:
分析综合型:这种类型是对正文内容重点进行深度分析和概括,将作者的观点鲜明地突出出来。比如在文学评论类论文中,通过对作品各元素的分析综合,得出对作品价值的判断。
预示展望型:在正文理论和观点的基础上,将其价值、意义和作用延伸到未来。比如科技类论文,可以依据当前研究成果对未来技术发展方向进行合理展望。
事实对比型:通过将正文阐述的理论、观点与实际事实进行对比形成结论。例如在社会现象研究论文中,对比不同地区的相同现象得出结论。
解释说明型:对正文理论、观点进一步阐释,使它们更加清晰。如在哲学论文中,对抽象概念进行详细解释。
提出问题型:在对正文理论、观点分析后,提出与研究结果相关的关键问题,引发进一步思考。
三、结论的常用句型指南
研究目的表述:可以使用 “阐明了…… 机制”“研究了……” 或者 “为了…… 的目的” 等句型。关键是选择最能准确表达目的的动词,使读者迅速了解研究的出发点。
研究内容和方法阐述:“开展了……” 这种句型能简洁地描述研究内容和方法,让读者对研究过程有清晰的认识。
研究结果呈现:“结果表明……” 是常用的讲述研究主要结果的句型,直接明了地传达核心信息。
结论阐述:“本研究的结果意味着……” 这种句型能很好地引出得出的结论,让读者明白研究的最终论断。
四、结论写作需规避的误区
避免写成余论:结论要简洁有力,不能给读者留下多余的问题或模糊的信息。它是对研究的最终总结,不是继续展开讨论的地方。
防止写成展望:论文应聚焦于自身问题的解决,若有展望可简单提及,但不能将结论完全变成展望内容,否则会偏离结论的核心功能。
杜绝写成感想:结论应基于严谨的研究,不能随意抒发与研究无关的情感。过多无关内容会削弱结论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区分结论与结语:二者概念不同,结论是经过严格论证得出的客观论断,而结语相对宽泛。不能将结论写成结语,要保证结论的严谨性和深度。
防止内容与引言重复:引言和结论有不同的作用和内容,无论是引言包含结论内容还是结论出现引言内容,都是不可取的,会让论文结构混乱。
总之,毕业论文结论的写作需要我们精心雕琢,遵循格式要求,准确把握内容和类型,正确使用句型,并规避各种写作误区,这样才能写出高质量的论文结论,为整个毕业论文增光添彩。